香港木庫 HK TimberBank

媒體

Zolimacitymag

香港木材銀行展現香港木材之美 作者:CHRISTOPHER DEWOLF 烏雲密佈,大雨將至,幾十個人聚集在元朗一個荒涼的地方,守衛犬用懷疑的目光看著滿地泥濘的舊貨車和半廢的計程車。他們站在一堆巨大的樹幹和折斷的樹枝旁邊,樹幹旁邊是一棵有數百年樹齡的樟樹的巨大樹枝。群眾來此是為了瞭解這個樹木墳場如何讓枯死的樹木重獲新生。

881903- 有誰共鳴

香港樹木回收機構創辦人黃卓健: 建百米高樓不留百年老樹,值得嗎?by 有誰共鳴 歌曲傳情 引發你嘅共鳴 由5月24日早上6時起至5月27日早上6時 只要發一個短訊 (SMS) 到 50 881 903 「樹木研究及教育基金」就會收到你 $5捐款的「樹木研究及教育基金」旨在透過本地樹木研究和環境教育,為下一代保護和增強可持續的林業資源。 現時,樹木研究及教育基金運用本地回收樹木檢驗各品種之碳封存率,提供科研數據支持可持續的高碳、高生態植林,以抵抗氣候變化。

Tatler

Timberbank 的 Ricci Wong 如何提倡木材升級再造,利用砍伐的樹木製造設計師家具和建築材料,作者:Khoa Tran 香港既是一個水泥森林,也是一個真正的叢林。儘管香港的摩天大樓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城市都要多,但卻有一半以上的面積被樹木和森林覆蓋,其中 40% 的城市面積被郊野公園所保護。儘管如此豐富,這些樹木卻不適合用作建築木材,甚至不適合用作家具,主要是因為它們的形狀和大小不規則;相反,用於這些用途的木材主要從海外進口。建築師兼設計師 Ricci Wong 對這個事實感到困擾;他更關心的是,那些在颱風襲港時被連根拔起或因樹齡過高而被砍伐的樹木,並沒有被善加利用。他們只是將樹木當作綠色廢棄物丟棄到垃圾掩埋場,任由其在幾年或幾十年後腐爛。Wong 認為當地的樹木有更多的價值,可以教導我們如何與城市豐富的自然遺產永續共存。

TVB 兒童節目《Hands Up》

Hands Up 兒童節目《Hands Up》有「醬汁家族」成員和一眾主持,陪伴大家度過愉快時光。 「Kids' Notes」邀請不同界別人士,跟小朋友分享有趣事物。第863 及858 集發行年份:2024 類型:香港兒童節目 主持: 潘靜文

香港 V

專訪「香港木庫」創辦人黃卓健: 用回收賦予樹木第二生命A Introduction of eco-social enterprise HK Timberbank從「山竹」到「蘇拉」,「香港木庫」致力於收繕被颱風吹倒的樹木,並且將其加工成實用傢具或工藝品。建築師出身的創始人黃卓健也利用自己的專長讓這些廢木材煥發新生。他和樹木之間發生過什麼感人故事? 木庫的年輕團隊又怎樣在艱苦的境界下體驗別樣的青春?

inmedia.net 獨立媒體

山竹後成立香港木庫 回收塌樹製木品兼建碳匯資料庫兩年後料遇橫洲收地位於元朗的廠房現址,兩年後將因為橫洲棕地第三期公屋發展而收地。連生死也未卜,為何還有力氣想像不知多少年後才能實現的事? 黃卓健相信,在此刻盡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才能儲夠「彈藥」,在收地時爭取機會搬廠,繼續走下去:「如果我們仍在這個細圈內『玩』,只是在重複這幾年來大家掙扎的情況。要跳出來就要懂得望向遠處,再帶回來這裡做,只有這樣才能生存到、做到有意義的事。

ming-pao 明報新聞

蘇拉塌樹萬噸社企逐棵收50噸嘆政府鋸短失優質木材本港園林廢物僅約一成回收,每日逾200公噸丟到堆填區,2018年超強颱風山竹蹂躪本港,大量樹被吹塌,約2萬公噸塌樹被運到堆填區,僅不足1000件木材被回收;事隔5年,超強颱風蘇拉上月初襲港,政府各部門移除2000棵塌樹,估計涉及逾1萬公噸,令園林廢物數量增加,惟目前官方處理園林廢物的設施只有位於屯門的Y•PARK(林.區),主要切碎供堆肥及園藝用途,每日處理約30公噸,而民間雖有回收再造樹木,例如以社企模式營運的香港木庫,但創辦人黃卓健稱政府部門在清理塌樹時將樹幹鋸成多截,不適合回收再造木製品,蘇拉過後木庫靠自己逐棵拯救,只回收約50公噸塌樹,促請政府支援業界回收塌樹,不但可提升園林廢物回收率,亦可為更多塌樹賦予新生命。